公司简介
一成立背景 随着我国进入“十四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步伐也将逐步加快,并向着低投入、产业链更加紧密、资源环境更加协调的发展模式转型。近年来,我国肉牛业在平稳中调整,在调整中优化,在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推动种养结合循环发展、促进养殖增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肉牛业成为衡量国家畜牧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这一标志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政策方面 国家相继出台了肉牛良种补贴,基础母牛扩群增量补贴,粮改饲项目补贴等扶持政策,持续加大了肉牛标准化示范养殖场建设,良种工程,秸秆养牛等工程项目投资,推动了肉牛产业的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全国肉牛存栏量持续稳步增长,肉牛养殖程度规模化及标准化程度不断提高。特别是大力倡导种养结合的养殖模式,提出支持青贮玉米和苜蓿等饲草料的种植,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这一举措是国家粮食安全观念的重大革新,有助于优化肉牛产业的基础结构,也为肉牛业等节粮型畜牧业的持续发力提供了重要支撑。 |
![]() |
1.2产业方面
我国肉牛产业化发展较晚,产业化、组织化和规模化水平还不是很高,目前的肉牛产业化发展模式仍处在不断探索过程中,从现有的产业化发展来看,虽然肉牛养殖规模化程度在不断提升,但散养户及小规模养牛户仍占主体,这种分散的小规模养殖,绝大部分是粗放式的饲养管理与经营方式,养殖环境差,科技能力不足,高耗低效,造成肉牛育肥效率低、牛肉品质差、产品缺乏竞争力。此外,肉牛屠宰加工业严重滞后于养殖业的发展,致使相当一部分优质肉牛以活畜廉价出售,现有的屠宰加工大部分由农民自由进行,工艺技术落后,屠宰量低,没有形成规模。即使有一定规模的屠宰场,也只是进行简单的屠宰,高档次的部位肉没有得到有效开发,产品档次低品种单调,优质肉牛的高附加值难以实现。
因此在这个政策环境利好与产业亟待升级的背景下,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规模,通过龙头企业组织协调,把肉牛繁殖、育肥、屠宰、加工、销售及流通与市场衔接起来,促进产业的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和经营一体化是十分必要的。商都恒昌有限公司就是在此背景下成立,并在2023年重新规划了《生态高档肉牛产业化项目》。
二、企业概况
商都恒昌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注册资金27500万元,是一家集饲草种植、肉牛养殖、精深加工、冷链物流、餐饮服务于一体的大型农牧综合体。公司下设三个公司:山东商都恒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山东商都恒昌牧业有限公司(注册资金3000万)、山东商都恒昌清真肉类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4228万),分别涵盖农业、畜牧业、肉制品加工业与餐饮物流服务业。公司严格按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求,以肉牛产业化为支撑,联通农、牧、工、商四大业态,构建四大链条,并坚持用“全链条、全循环,高质量、高效益”的理念发展肉牛产业化,形成良种繁育、饲草饲料、肉牛育肥、屠宰加工、冷链物流、产品销售等产业链;流转土地、规模种植青贮玉米、秸秆养牛、牛粪制肥、肥料还田、沼气发电、沼液还田等生态循环链;公司+农户+合作社等产业服务链;田间地头—产品加工—物流运输—超市经营—餐桌消费等质量全程监控链,搭建了产业、生态、质量、服务四个链条,形成“1+4”三产融合发展模式,建成了高效生态循环的经营模式。
基于其稳健强劲的发展,2015年12月商都恒昌有限公司被菏泽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领导小组评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17年4月成为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的教学科研实习基地;2017年6月成为山东农业工程大学认证的山东省牧草产业体系试验基地,同时成为山东省畜牧协会理事单位和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示范基地;2017年12月被农业部评为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2017年12月被山东省农业厅、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财政厅等九部门联合评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18年9月1日被省民族宗教委确定为“十三五”期间全国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2019年12月被山东省农业农村厅认定为山东省农业“新六产”示范主体;2020年1月被认定为山东省畜禽屠宰A级企业;2020年5月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共同成立肉牛产业技术研究院;2021年7月被山东省工信厅认定为2021年度山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21年9月被山东省农业农村厅认定为山东省(曹县)肉牛综合试验站。2021年12月被科技部火炬中心认定为2021年高新技术企业,2021年12月22日被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联合认定为第七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022年12月14日商都恒昌双铺肉牛养殖基地被省畜牧兽医局认定为山东省首批种养结合样板基地;2022年12月30日商都恒昌有限公司被省民族宗教事务局认定为山东省第八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2023年8月20日当选山东省畜牧协会肉牛分会会长单位。
3.1种植业(山东商都恒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山东商都恒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注册资金1000万,计划建设绿色生态饲草基地,总面积2万亩,年产绿色生态饲草(高产高营养饲料作物)20.5万吨(每亩土地每年各种植一茬饲料玉米,全部带穗收割青贮,作为饲草,每亩每年2茬可产饲草10.25吨),其中:恒昌绿色饲料生态种植园1万亩,订单饲草基地1万亩。目前公司已流转种植土地13000余亩,主要种植饲草、小麦、青贮玉米。
山东商都恒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作为全产业链的开端,一方面旨在为项目提供充足的饲草资源,积极响应国家推行的《粮改饲工作实施方案》政策,把粮食、经济作物二元结构改成粮食、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结构,既可以为农户增收,脱贫致富,也提高了转化效率,避免粮食收获期间出现的烧秸秆问题,保护环境;另一方面大规模的土地流转,可以实现集约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民既可以获得稳定的土地流转收益,又可从二三产业中获得收入,实现土地流转和农民增收双赢。
3.2养殖业(山东商都恒昌牧业有限公司)
山东商都恒昌牧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注册资金3000万,主要业务是组织肉牛生产、繁育、销售、运输服务;组织收购稻草、秸秆、购买精料;推广肉牛冷配,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开展技术培训、技术交流等。
公司双铺肉牛繁育基地场区占地500余亩,新建牛舍34栋,78000㎡,其中包括母牛舍、犊牛舍、育肥牛舍、育成舍、待产牛舍等,并配有运动场;拥有标准化青贮池六座,总容积4.92万m³,可青贮全株玉米3.94万吨;饲料库、办公楼、消毒室、防疫室、兽医室、档案室、职工楼等硬件设施配置齐全;拥有运牛车3辆、高压清洗消毒车2辆、TMR机5台、撒料车2台、青贮专用收割机2台、干粗饲料粉碎机26台、揉丝机10台、地磅、装卸台、清粪车、运粪车、维修设备、配种设备等其他生产辅助设备30台(套)。目前基地存栏2200头基础母牛、犊牛1600余头、育肥牛4000余头,从近期出栏的肉牛情况与市场反馈来看,肉质较嫩,产肉较多,优质胴体比例大,大理石花纹形成比较早,没有出现过多的脂肪沉积,肌纤维较细致,在市场上获得了消费者广泛的良好口碑。目前公司已在曹县倪集街道办事处建成运营了第二牧场—肉牛良种核心繁育基地,总占地500亩,规划建设繁育牛舍8栋,40000㎡,青贮池3座,33600m³,配套建设饲草棚、机械棚、精料库、有机处理中心等生产设施,重点特色建设肉牛良种基因库、胚胎工程中心,品种覆盖山东特色品种--鲁西黄牛,以及国际一流的安格斯、西门塔尔、海福特牛等品种,达产后年存栏各类肉牛良种5450头,年生产种牛1700头,其中育成种公牛850头、育成种母牛850头。全部达产后将成为国内最具现代化的大型肉牛良种繁育示范场,与商都恒昌现有大型现代化肉牛精深加工基地和强大的市场体系相匹配,形成国内农区最大的一二三产融合区,为打造山东畜牧行业齐鲁样板工程和实现畜牧行业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贡献力量。
3.3加工业(山东商都恒昌清真肉类有限公司)
山东商都恒昌清真肉类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注册资金14228万元,主要业务领域是农副食品加工业中的屠宰及肉类加工,其主导产品包括热鲜及冰鲜牛肉、冷冻牛肉及熟食制品等。厂区基地占地面积330亩,总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其中初加工车间4.2万平方米,精深加工车间8.36万平方米,设计年屠宰肉牛可达20万头,年生产优质高档牛肉30000吨,牛副产品8000吨,精深加工肉制品50000吨。公司采用国际上先进的冷分割工艺,运用电刺激技术、胴体排酸冷却技术、胴体微生物控制技术与牛肉质量安全追溯等技术,并搭配先进的冷链物流标准化设施组建了高效、安全的全程低温冷链配送系统。目前公司产品已销往全国各地,产品口碑受到消费者一致好评。
公司根据消费规律和市场特点在牛肉加工上创新制定了四项方案。一是构建初、精、深立体化加工体系方案。坚持“初、精、深”加工相结合,把屠宰厂建设成为食品厂、把食品厂中央厨房化,实现“初-精-深”完美结合。二是完善牛肉精深加工产品方案。产品方案包括分割部位肉类、调理产品类、预制菜类、休闲熟食类、速冻类“五大类”200多个产品,重点开发绿色保鲜牛肉、预制牛肉、小包装快捷产品等。三是创新精深加工产品技术方案。与有关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研发加工新技术,制定新产品研发技术方案。其中,与山东农业大学联合开发保鲜牛肉栅栏技术,牛肉保鲜货架期可达100天,比国内原有技术多40天;与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合作,研发凉鲜肉生产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四是保障精深加工产品质量方案。通过了ISO9001认证、HACCP认证、绿色认证、有机认证,建立了全程质量追溯体系。
山东商都恒昌清真肉类有限公司作为商都恒昌集团公司生态牛肉全产业链的最后一环,其屠宰加工基地的建成是充分利用鲁西南地区丰富畜牧业资源的需要,是适应山东省肉牛产业化发展的需要,是推动地方畜牧业向集约化、现代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的需要,未来公司将利用国际一流的加工设备和丰富的牛源基地供应,以肉牛屠宰精深加工为导向,通过集中连片开发,带动当地和周边地区的养殖业发展,形成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平衡的链型产业建设格局,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3.4新零售餐饮业
公司新零售模式自2020年5月立项以来,经过3年多的发展,截至目前全国直营门店可达200余家,主要分布山东菏泽市、济南市、济宁市、北京市、江苏无锡市等地。新零售门店立足临商业街、中高档小区附近或行业聚集区,覆盖半径可达2-5公里,店面设A、B、C三类店铺级别,可涵盖餐饮、现场烹调、牛肉产品及火锅食材日常零售等服务体验。新零售项目以牛肉新零售体验店结合现代物流,实现“店内体验+微信下单+快递配送”,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将线上线下双向引流,打造最具价值的可持续牛肉消费场景,为大众带来方便、快捷、高品质的牛肉消费体验。恒昌新零售门店有鲜冻牛肉200多个品类,分为四大类6个系列,包括热鲜系列、冰鲜系列、肥牛系列、牛排系列、牛副系列以及熟食系列等。恒昌牛肉体验餐厅已开设旗舰店10家,店面涉及中餐、西餐、铁板烧、炭火烧烤、牛肉面、早餐等多种形式,着力打造恒昌牛肉品牌餐饮文化。
四、带动作用
公司将在肉牛养殖业基础上,实施整体开发战略,有利于形成种植、养殖、屠宰加工一体化开发的产业格局。众所周知,肉牛业是现代农业的代表性产业,前连上游产业种植业,后连下游产业加工业,通过转化农业副产品,生产出高营养高品位的肉食产品,同时通过沼气生产,资源化利用,形成“牛-沼-作物”循环经济模式,促进区域生态建设。
针对上游产业,将对农业种植,农产品增值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能大幅增加农民的收益,将会拉动单一化的农作物种植方式向现代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利用牛粪制肥、沼液还田方式可以替代化肥,优化土壤结构,使农产品向绿色有机方向发展。
针对下游产业,以往的加工生产水平传统、落后,现代化屠宰加工占比例小,地打滚屠宰占比例大,与新兴市场需求标准相距甚远,所以公司既可以利用自身的科技成果优化整个加工行业的技术水平、调整肉牛产业结构、转变生产方式,也为整个肉牛行业竞争发展起到示范作用。
五、企业精神与企业规划
5.1企业精神
公司从创立初衷就是从源头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从农田到餐桌,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食品质量100%合格,因此“为消费者提供绿色、健康、营养、安全的放心食品”一直是企业秉承的经营理念,也是始终贯彻的企业精神。
5.2企业规划
公司制定了《百万头优质肉牛一二三产融合项目战略规划》。“十四五”计划:一是完成十个万头牧场建设,总存栏12万头,年出栏16万头;二是改造鲁西黄牛良种场,建立良种基因库,培育山东省肉牛良种“芯片”;三是立足曹县,面向菏泽全市范围内建设订单牛生产基地,带动各区县规模化养殖肉牛100万头;四是扩大生产,力争年屠宰肉牛超过20万头;五是新建牛肉精深加工厂,开发地标特色曹县烧牛肉新品,以及各类牛排新产品;六是面向全国建设牛肉专卖实体店2000家,线上线下相结合相依托;七是建设恒昌牛排连锁餐饮店120家,做大做强三产;八是建设恒昌肉牛产业技术研究院,全面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公司“十四五”期间目标,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晋升百亿元级别企业,为山东畜牧行业齐鲁样板工程,为实现畜牧业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地发展贡献力量。
Copyright © 2023 山东商都恒昌清真肉类有限公司